为提高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认知,丰富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思政相关案例,《生活中经济学》课程组团队于9月17日集体参加了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办的“中国的经济崛起:起源与模式”线上高端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为探究中国经济崛起成功经验的源起与模式,研判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转型方向,来自世界多地众多知名经济学家发表演讲,分享前沿思考,共论中国经济。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首先做主旨演讲,他结合自中国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历史,阐述了中国在二十世纪下半叶经济崛起的辉煌成就。他结合新结构经济学结构内生的视角详细讲解了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原因以及其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黄有光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经济崛起:奇迹?模式?问题?前景?”的主题演讲,他通过例举中国人口优势和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成功经验详细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优势,同时结合房地产市场投资等问题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发表了“中国道路及其对世界意义”主题演讲,他通过讲解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概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治国理政模式和中国传统政治及西方主流政治相比下的优势,进而认为应坚持中国自信。
香港中文大学宋铮教授就“特事特办:中国经济增长的非正式制度基础”主题发表演讲,他从如何突出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即特殊成就以及如何让全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逻辑方面展开讲解,回答了“怎么讲好中国故事”这一重要问题。
还有来自复旦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20余名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围绕“中国崛起”发表主题演讲,经过一天参会和学习,通识教学部经济学课程团队不仅开阔了国际经济视野,了解国际前沿研究,更加深了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以及对中国自信的坚定,为《生活中的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思政的设计找到了新的有力观点、论点和数据支撑,为加快申请省、市级精品课程项目找到了新的突破方向。
后附教师参会心得:
参加此次“中国崛起”的研讨会,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通过这次会议,我不仅收获了许多鲜活的课程思政案例,更加深了对于学术争鸣与学者家国情怀的认知,坚定了我在学术上追求更高目标以及时刻将学术与爱国主题紧密相连的道路和理想。林毅夫教授例举了自中国近代以来的五代仁人志士为中华复兴所作的贡献,也对第六代中国知识分子为振兴中华所做的工作满怀希冀。通识教学部刘会主任曾多次组织我们集体学习集团董事长的爱国言论和行为,许多细节我现在想起都心潮澎湃,爱国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激情和深情,更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把每一件工作做好。作为教研室主任,我有义务和责任带领教研室团队把集团、学校和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带领教研室团队成员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集团通识教育品牌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李茂润老师
参加学术研讨会收获颇丰,特别是对台湾“中研院”瞿宛文教授对中国产业模式特点跟前景的解读印象深刻。中国因为规模特别庞大,所以产业政策模式的特色就是复杂,产业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实际上产业政策到了最后,最重要的目标,应该是要培育有竞争力的,并且会长期累积核心能力的企业,比如华为这样的企业。如何在产业政策的机制中融入这样的目标,这是中国经济目前发展需要克服的瓶颈。
——曹喆老师
关于中国经济追赶模式的起源,受益良多。时隔多年,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听专家解读经济学前沿理论知识,看大家研判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和转型方向,使得我一方面可以弥补自身经济学前沿知识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使得我可以更多了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这使得我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宏观经济学的部分,及时向同学们传达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专家解读,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当前的各项经济政策,努力塑造同学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责任感。
——袁艳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