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与非遗,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主题,一个充满着科技的色彩,另一个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们放在一起,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切的答案,都将在今天的双师课堂《非遗中的科幻世界》上得到解答。
4月23号下午,于万画影城的五号厅中,蓬莱科幻学院的王玉琨老师在《科幻与想象力》的课堂上,邀请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汪二董老师一同授课,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想象力与文化氛围的课程。
课堂伊始,王老师先带同学们回顾科幻的前身——幻想游记,而幻想游记中重要的两个部分是地理幻想游记和乌托邦幻想游记。通过对幻想游记的解析,引出了今天课程的重要案例——《桃花源记》。同学们对陶渊明的这篇文章颇为熟悉,大家争相踊跃发言,讲述着文章中所写的内容。王老师告诉学生们,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就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乌托邦景象,这就是典型的“幻想游记”,也是“科幻前身”的体现,更是属于中国人独一份的浪漫。
随后,汪老师对《桃花源记》的内容,及其所处时代背景展开了详细的补充。紧接着王老师提问在座学生,除了用文字呈现,《桃花源记》还可以有怎样的表现形式?同学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两位老师积极肯定了大家的回答。汪老师指出,除了同学们讲述的以上艺术形式之外,为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互联网+非遗的形式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如皮影戏与影视的结合,将视频制作与传统的皮影戏元素相结合,可以让非遗更好、更广的传播。学生们对于皮影戏都不太了解,普遍表示听过但没看过,借此课堂,汪老师为学生们介绍了皮影戏以及泰山皮影戏的独特之处,随后播放了一段泰山皮影戏进校园的录像,带同学们领略了这一非遗项目的精彩。汪老师强调,这个片段来自于国家级皮影戏传承人——范正安,他的“十不闲”技艺让人赞不绝口,所谓“十不闲”即舞台上影人的操纵、故事的讲述、乐器的演奏、旁白等全部内容都由他一人完成。
王玉琨老师随即补充道:传统皮影戏的观看方式,是一定要到场观看,而新时代的皮影戏,可以用拍摄设备录制下来,有着可随时观看的优点。除此之外,从镜头语言来说,传统皮影戏表演的景别几乎是固定的,观众们经常无法观看到更多细节,而皮影戏电影则可以随意更换景别,更生动的表现人物表情和状态,以此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在《科幻与想象力》这门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科幻电影不能只是“看热闹”,要通过学习镜头语言等电影艺术手法,来看其中的“门道”,也就是更深刻的去理解科幻电影的创作内核。而获得了国际金奖的皮影戏电影《桃花源记》,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案例,通过对这部影片的解析,王老师带学生们领略了电影艺术中神奇的魅力。比如景别,不同景别有不同的含义,全景可以介绍故事背景,做开场和结尾非常合适;而特写则能体现出人物的情绪。拍摄角度的差异,对于人物地位的表现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桃花源记》这部皮影戏电影以外,王玉琨老师还引用了许多经典科幻电影作为案例,用几段影片,介绍了不同画面设计及声音设计带来的不同效果。
再次观看科幻电影时,同学们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悟,真正学会了如何观看电影中的内核,更深层次的领悟到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对于一部科幻电影作品,画面和内容缺一不可,同样重要。
“除了皮影戏,同学们还知道什么非遗项目?”从《桃花源记》皮影戏电影的世界中,回归到皮影本身,两位老师提问了在座学生。“我知道,绒花、拓片……”“我也知道,前段时间学校镜湖旁举行了打铁花项目,太震撼了……”还有……,同学们各抒己见,两位老师赞叹不已,同学们对非遗项目有着超乎想象的了解。汪老师告诉大家,在所有的非遗项目中,剪纸艺术是最常见的,同时它也充满了想象力,她向学生们展示了一幅剪纸作品,让大家发挥想象力,讲讲这幅作品所描述的故事,同学们发挥想象,描绘出各种天马行空的故事。
顺着同学们的想象力,汪老师拿出了自己收集的几幅剪纸作品,分发给学生,让大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针对剪纸画面来想象、并讲述故事,同时王老师带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讲重点,设计简单的拍摄。在课堂最后两位老师共同对非遗保护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强调了非遗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作用。
本次双师授课,将想象力与非遗项目融合,将镜头语言与皮影戏元素结合,既让同学们学习掌握了理论知识,还使课堂兼具了趣味性,给同学们带来了别样的课堂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科幻的认知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