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园地当前位置: 首页 >  通识教学部 >  师生园地 >  信息正文

双师课堂 | 诗歌与哲学、感性与理性的争论与平衡

时间:2023-12-04 17:18:1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科举考试诗歌是必考项,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灿若星辰也备受尊崇。

但是苏格拉底却说诗人是没有智慧的,并对之激烈批评,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苏格拉底的批评呢?只有对诗歌创作有深切体悟才更有说服力。

为此,《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课程特邀请创意写作学院老师、诗人苏仁聪老师展开了一场诗歌与哲学的对话,并解答同学们关于诗歌的困惑。

课程开始,赵老师问大家知道那些诗歌,大家很默契的同时背起了《咏鹅》,引起了轰然大笑,这也侧面说明诗歌传唱之广,很多作品孩童都会吟诵。在同学们的吟诵声中,赵老师请几位同学朗诵自己最喜爱的诗歌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有的同学说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因为很有哲理;有的说李商隐的《锦瑟》,因为感情真挚而且是李商隐最后一首诗。同学们一致认为诗人是伟大的智慧的。

接着,赵老师介绍了苏格拉底的观点:面对德尔菲神谕——“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他感到不解,自认并没有智慧,于是与政治家、诗人、工匠对话,并发现他们都没有智慧,对诗人的批评尤其激烈:

“作诗不是靠智慧”“相比而言,政治家虽然没有真正的知识,却还算有点实践的谋略;诗人就像先知和灵媒一样,连这一点才能都没有,只能被动地等待灵感的降临。”以及“诗人所作的,都是对人的所作所为的模仿”。通过感受和讨论“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及苏老师的部分诗歌,同学们觉得苏格拉底说的好像有些道理,但又认为杜甫等诗人是伟大且智慧的。

针对苏格拉低的批评,苏老师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指出,苏格拉底的说法不无道理,诗人有些时候的确很需要灵感,尤其是关于描述类的,灵感突爆发时好像某种东西灌注到头脑中了。但这并不能否定诗人的价值,他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道: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人无法表传达出事物的本质,诗人力图尽可能发挥语言的潜能,实现最优的表达,就此来说与普通的模仿不同。

接着赵老师举了获得诺贝尔奖的诗人辛波斯卡的《幸福的爱情》,和苏老师关于生与死的诗,让同学们朗诵并谈谈感受,同学们觉得很有哲理,也很认同,但是当问到从诗歌中能否看出爱情或生死观的本质时,却都认为不能,甚至传达的理念也并不很清晰。这就似乎应验了苏格拉底的第二层批评:“诗人不掌握真知”。

对此,苏老师指出,诗歌和哲学不同,并不是理性、冷静的思辨,而是充满情感的诗意表达;涉及哲理的诗歌也会经过长期的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然后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但都不是定义或论证式的表达。

关于苏格拉底主张“删去对地狱恐怖情形的描述,删去可怕、凄慘的名字,删去挽歌,删去对神的嚎啕大哭和老是欢天喜地的描写”,因为这些不利于德性培养,情感不节制等。同学们感觉不认同;但是朗诵了荷马史诗等的选段,却又好像如他所说。面对大家的疑惑,苏老师表示:诗歌确实是一种感情的蓬勃奔涌,人有理性和感性两面,如果仅有理性可能就会显得冰冷、没有温度;所谓对感情的不节制确实会在一些诗人身上看到,毕竟诗歌强调感情,但是伟大的诗人一般都会很好的平衡理性和感性。

最后,大家讨论了尼采对苏格拉底的批评和对生命意志的强调,并由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总结,告诉大家:苏格拉底在理性觉醒之初,通过对诗歌的批判来高扬理性的旗帜,后来的人类思想史也是理性不断觉醒的过程,但是过度的理性又会导致人类情感和生命力的萎缩;鼓励同学们在学习思考的同时,要注意发展自己情感、诗歌的部分,激发生命的活力。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依然沉浸在诗歌与哲学之争对自己常识的冲击中,并向苏老师请教诗歌和文学写作的问题,苏老师鼓励大家多阅读,增加自己的思想深度和体悟,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