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正式启动新教育实验方案。新教育实验是由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发起,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理念的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学校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基础、办学成果和发展特色,落地新教育理念的行动方案并形成“十大行动”,通识教育作为学校“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书香通识活动。

周雨童以“进行真实感人的教育实践——新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为题,结合自身贵州农村田野调查经历,生动阐释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路径。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实地调研素材转化为教学案例,运用开放性提问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个人故事,在互动中提升表达能力。

冯梦龙从传统教育观念切入,深入剖析文科教育的价值重构问题。他指出当前学生对文科课堂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充分认识到文科的价值。通过对朱永新新教育理念的学习,他提倡将“研究—阅读—写作”融入到通识课堂中,使学校真正发挥学习中心的价值。

张凯慧以“和谐论:从知识传递到终身发展”为题,结合人格心理学课程实践,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她指出,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其成为具有个性、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因此,通识教育应突破传统知识传授模式,构建“表达训练—思维建构—价值养成”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寻求价值,实现幸福圆满的人生。

聂盈结合《我的教育理想》阅读感悟,分享了智育与德育融合的实践经验。她提出智育要“因材施教”,通过差异化教学策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德育应“以情化人”,借助沉浸式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刘会在活动总结时提出,让阅读、写作、口述表达成为通识教育的基石,号召老师们将“阅读-写作-实践”有机结合,通过经典文本研读提升思维深度,借助写作训练转化学习成果,最终实现从知识积累到能力转化的育人目标。她特别指出,“书香通识”系列活动将持续深化,通过系统化的教师共读计划,打造通识教育创新实践共同体。

活动现场,《古典音乐入门》教师李章右为大家演唱《凤求凰》,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结束书香阅读活动。

首期阅读分享会在思想碰撞中落下帷幕。“书香通识”作为教师教育成长发展的新平台,该系列活动将持续推进,通过深度阅读与教学研讨的有机结合,助力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提升,为通识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