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泰山科技学院校园经典阅读写作工程实施方案》要求,10月24日,通识教学部成功举办“书香通识”第5期阅读分享会。本期活动以“从个体选择到群体秩序——人类互动逻辑”为主题,鹿瀚文、张思远、周雨童三位教师联袂登场,分别围绕《瓦尔登湖》《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乡土中国》书目,分享了将经典阅读深度融入通识课程的教学路径,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具象化、可迁移的实践范本。
从自然感知到生命共鸣:《瓦尔登湖》的三阶阅读实践
鹿瀚文老师以推荐书目《瓦尔登湖》为核心,结合“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通识课程,设计“感知—共读—联结”三阶课堂阅读模式。课始,她以“节气认知”“植被观察”等问题切入,唤醒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呼应书中“亲近自然”理念;课中,聚焦《瓦尔登湖》“清醒生活、吸取生命精髓”的核心观点,组织师生共读经典片段,引导学生解读“自然”的双重内涵——既指外在非人造事物,也含内在自在天性;课后,联动方案中“阅读与生活融合”要求,布置“观察居住环境”实践任务,让学生结合书中理念撰写短评,实现“文本理解—现实感知”的转化,助力学生在阅读中建立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从理论认知到现实洞察:博弈思维的生活化教学
张思远老师紧扣工程“经典阅读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要求,以推荐书目《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为依托,结合通识必修课《生活中的经济学》,设计“理论拆解—案例联动—实践验证”课堂阅读流程。课上,她先以书中“纳什均衡”“囚徒困境”等核心概念为切入点,用通俗语言拆解理论;再结合2025年外卖平台“价格战”案例,让学生对照书中收益矩阵分析个体选择与群体秩序的关系,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生活场景;同时,落实方案“阅读活动×案例收集”要求,指导学生分组收集“职场内卷”“商场促销”等生活中的博弈案例,在课堂上结合书目理论展开研讨,既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提升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家史记忆到文化认同:乡土文本的情感教学路径
周雨童老师围绕《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结合通识选修课《城市与文化遗产》,践行方案“经典阅读与创意写作融合”要求,打造启发式阅读课堂。她以“乡土”“熟悉”为关键词,先引导学生梳理《乡土本色》中“中国社会基层乡土性”的三大特征,建立文本框架;再结合方案中“家史撰写实践项目”,布置“家族‘土’文化记忆收集”任务,让学生从“安土重迁”“土地信仰”等生活案例中,印证书中“乡土文化”内涵;课堂收尾时,通过“当代城市化中‘土’文化的延续与冲击”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现实思辨,凝练文化自觉,实现方案“提升人文素养与思辨能力”的阅读目标。
本次分享会紧密呼应了校园经典阅读写作工程“课程融入+阅读实践”的双线要求。三位教师的精彩分享,不仅展示了通识课程与经典阅读深度融合的多元可能,也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通识教学部将持续汇集此类优质经验,助力校园书香建设与学生阅读能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