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园地当前位置: 首页 >  通识教学部 >  师生园地 >  信息正文

【双师课堂】经验与理性的交锋:透视斯金纳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智慧

时间:2024-12-17 09:12:46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12月9日,通识教学部的哲学专业教师巩重阳与心理学专业教师葛姝纯在《西方哲学史》的课堂上联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双师授课。课程深入探讨了经验论与唯理论在心理学中的体现与碰撞,通过分析斯金纳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紧扣“知识的来源”这一哲学核心问题。双师授课的模式,让同学们在跨学科的互动中,获得了多元视角的启发,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学及哲学中的关键理论。

课程伊始,巩重阳老师简明扼要地回顾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基本概念,帮助同学们区分这两种哲学思想的核心内涵。他通过引导同学们思考“知识的来源”这一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两种哲学思潮在心理学理论中的不同应用。通过巩老师清晰的理论梳理,同学们在理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从哲学的角度辨析不同心理学理论背后的思维方式。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巩老师首先引导同学们理解经验论的核心思想,并阐述其在斯金纳行为主义中的体现。通过这种引导,同学们开始意识到,外部环境如何在行为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葛姝纯老师通过详细讲解斯金纳箱实验,生动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实验揭示行为受到外部反馈的影响。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在实际的案例中深刻理解理论的应用。这种互动方式帮助同学们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提升了他们的实践理解能力。

在下一部分,巩老师引导同学们进入唯理论的讨论。巩老师从哲学的角度,帮助同学们理解弗洛伊德如何强调内在心理结构和无意识对行为的深远影响。葛姝纯老师紧接着通过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梦的解析和投射测验等核心概念,详细讲解了无意识在行为中的作用。特别是在讲解投射测验时,葛老师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同学们对图片进行分析,激发他们对无意识的兴趣和思考。同学们通过这些活动不仅理解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体验了如何通过模糊的心理刺激揭示潜在的无意识冲突。在这部分,通过双师的协同工作,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无意识对行为的影响。巩老师帮助同学们建立理论框架,而葛老师则通过具体的心理学活动,如投射测验,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知无意识的力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对复杂心理现象的理解得到了有效提升。

主题统觉测验(TAT)活动成为本堂课的互动亮点,三幅图片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与讨论。每幅图片代表不同的情境,促使同学们反思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与情感。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后分享了对图像的解读。葛老师结合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讲解了行为如何通过外部刺激影响,而巩老师则从唯理论的角度引导同学们思考潜在的内在冲突如何影响代际关系。在这一互动环节,巩老师通过哲学的宏观视角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图像背后的哲学原理,而葛老师则运用心理学的具体工具帮助同学们从心理学层面解读图像中的无意识动机。两位老师的合作让同学们在不同学科的视角下进行批判性思维,获得了更全面的理解。

在课程的最后总结环节,巩老师与葛老师共同总结了斯金纳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如何体现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区别。两位老师通过各自学科的专业视角,帮助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了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联系。通过两位老师的双重总结,同学们不仅从心理学和哲学的交汇处获得了深刻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际的互动和参与,深化了对知识来源和个体行为动机的理解。双师授课模式成功地帮助同学们将跨学科的知识结合,提升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微信公众号